·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2016年中国会计前沿论坛华中科技大学东湖会计论坛学者专访集锦
更多
发布日期:2016-03-28 点击数: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陈蕴如/文冯琳洁/摄)3月19日上午,中国会计前沿论坛华中科技大学东湖会计论坛(2016)在我院206会议室隆重开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交流探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刘晓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会计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副教授苏黎新,美国马里兰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助理教授王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金融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副教授杨志锋,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张田余等许多知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为进一步了解学者们眼中的会计与学术,在论坛茶歇期间我们对部分学者进行了专访。

  杨志锋:学习永无止境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金融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副教授杨志锋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王兴邦/文)讲台上的杨志锋意气风发,谈笑风生,而采访中的他又是那样彬彬有礼,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并且向记者耐心地解释了会计专业知识。

  论坛当天,他对 “Audit Partner Tenure Management and Audit Opinions”这一研究进行了讲解。会计审计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运行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审计师的“5年轮换”制度则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重中之重。当杨志锋将目光对准这块“被黑大陆”时,他却透过“土壤”,看到了隐患的“萌芽”。通过长达7年的审计质量统计,他最后成功总结出了审计质量变动是审计师为规避强制轮换而提前轮换的结果。虽然这种提前轮换保证了审计师能在轮换一年后回归原职,从而防止客户投资损失,但是这种高频率的工作变动却对审计质量的提升有损无益。

  当被问及自己的大学生活时,他略显得有些难为情,“我在上学的时候主要就是在学习,课余生活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那么丰富。”而学习,也成为了他的习惯。常言道,学无止境,杨志锋更是将这句名言贯彻到了生活之中。他人的赞赏,会成为他的前进动力;同行的意见,能化作他的进步阶梯。谈到对学子们的建议时,他依然坚定地说:“多与人交流,相互借鉴,好好学习,这就是我的建议!”正是这种谦虚勤奋的学习态度,才使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由于时间仓促,采访不得不提前进入尾声。最后,杨志锋对本届东湖会计论坛表达了赞赏与支持,他希望此类的论坛能继续坚持下去,引导学子们在会计学习的道路上能走的更远。

  许慎:只想做有用的人

  我院会计系老师许慎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阮晓畅/文)短发、白衬衫、深灰色直筒长裤,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今年刚在我院会计系入职的许慎是以这样简洁、清爽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说话温和而精准,有自己清晰的认知,让人感受到年轻的女性学者不一样的风采。

  许慎主要研究公司治理中有关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在此次东湖会计论坛上,她与我们分享的是题为“Are Overconfident CEOs More Socially Responsible?”的论文,其讨论主题与CRS(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她说,CRS更大程度上属于管理学,是会计和金融领域比较新的研究方向,而且2005年之后对于CRS有了定量的测量方法,也就能在会计、金融实证中更好地做与之相关的课题。CRS虽不属于传统的财务信息,但由于会计是对信息的披露、是关于企业信息的一切,因而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相关信息。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类研究方向时,许慎提到了“人”。她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而信息又与人的本性、特质密切相关。虽然这些更像是社会学问题,但自己很有兴趣。而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往往会产生多种经济后果,比如她论文中提及的“极度自信的管理者”。因此,会计学研究也可以回到对人的研究中去。

  许慎说:“做学术是一件需要有内在动力的事情,与之相比,有外在压力的学习就要容易很多。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有过不适应,也有疲软期,但我逐渐找到了排解的方法。”她或是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中找到自己的喜好;或是从教学中获得调剂;或是与业界人士交流、吸收提炼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去做研究写论文。这些都是她很感兴趣的方面。最后她笑着说:“现在还谈不上有成就感,只想做一个有用的人。”

  张田余:学习基本知识,更要拓宽视野

  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张田余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实习记者 江灵/文)讲台上的张田余,睿智幽默,分析透彻,观点独到;而讲台下的他,待人亲切,风度谦逊。

  论坛当天,张田余介绍了“Political Bias of Corporate News in China: Role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nglomeration Reforms”这一研究。主要研究会计选择、公司决策中的制度和治理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上中介机构(如审计师、投行与媒体)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社会网络等。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认为,当今世界的文献研究主流还是在美国,但是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美国,公司的管理更多靠的是管理者的信息决策;而在中国,对公司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政治或其它因素。对此,他解释道,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公司的透明度,而公司要做到完全的透明则会产生很大成本。比如,在政治敏感时期,像“两会”、“党代会”召开期间,如果披露坏消息很可能会导致股市崩盘等极其负面的影响。所以,张田余希望将研究聚焦在中国,试图探讨制度的安排和缺陷将会对公司或其它的市场机构的行为规范产生的影响。

  有人说,“中国缺少的不是会计师,而是高级会计师”。对于高级会计师的标准,张田余认为,绝不仅仅只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关于技巧的东西,通过系统地学习,每个人都是可以掌握的。他反复提到,“真正的高级会计师,应该对市场有较高的敏感度”。他说,账目信息的好坏对公司决策会有影响,但如果只是程序化地处理账目,完全可以由计算机代替。高级会计师不应该只是处理账目,而是要处理信息,从市场资源里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来帮助公司决策和运营。

  因此,张田余建议会计学的本科生,除了学习基本的会计处理知识以外,还要拓宽视野,多看财经、金融方面的文献,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相关知识。

  刘晓红:创造力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大学会计学副教授刘晓红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宋学泽/文)在本次论坛上,刘晓红做了题为“CEO Equity Incentives and Remediation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的论文报告。她向记者详细回顾了她在研究中的思考过程。

  刘晓红首次指出了风险敏感度对于内部控制完善的影响。她说,她偶然在一次阅读中看到了有关的文章,但是并不认同原文的观点,于是,她就此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研究中,针对通过给予管理层股票与股权,使管理层个人长远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来健全内部控制的做法,刘晓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通过SOX法案出台前后的对比,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内生性的问题。SOX法案要求公司公布内部制度是否存在重大失误,而且要求审计师出具对内部控制的审查报告。这样,存在不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公司的股价会下跌,这就带来了新的成本,成本的高低会影响改善内部控制调整速度快慢。据此,便可以揭示CEO股权报酬机制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股权不仅受股票价值的影响,还会受到上下波动率的影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公司高管借“漏洞”转移财产,也可能使公司的贷款的信用评级下降,债务与股权融资成本会上升。同时,公司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风险较大时,股票价值的波动率较大,股权价值也会上升。所以,刘晓红考虑了股票价值敏感度和风险敏感度的影响,作为调节变量的还有董事会的效率。

  谈到她对于同学们的期望,她明确地提到创造力,“能够发现有趣的问题,并能够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王征:学习需要勤加思考

  美国马里兰大学会计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副教授王征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董佳勋/文)分享论文时自信却不失谦逊,面对采访时亲切温柔的同时也能侃侃而谈,这就是本次“东湖会计论坛”上分享了题为“Institutional Ownership, Peer Pressur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s”主题报告的王征。

  “这是最新写出来的一篇论文,还没有在外面交流过,所以想今天借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收获一些意见来使这个论文变得更完善。”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和大家分享这篇论文时,王征这样回答。王征主要研究资本市场、财务报告、证券分析等领域。她认为会计学的研究应该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因为会计师的目的就是给予投资者一些在资本市场上的建议,以此来帮助他们做一些决定,所以我喜欢和资本市场相关的研究。”通过本次论坛,她希望能听取专家学者们的宝贵意见。

  作为一名教师,她对正在学习会计学的学子们给予了一些建议。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一定要把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并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这样以后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审计师,在工作中做好一个监管者。因为只有优秀的审计师才可以让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透明、更加可信。研究生则需要熟读文献,善于思考什么问题是对资本市场、对社会有影响的研究问题。

  “作为一名武汉人,能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回来武汉,我感到很亲切。现在内地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希望更多的学者能来内地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樱花盛开的时节,她还希望同学们不断努力,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苏黎新:学会平衡,脚踏实地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会计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副教授苏黎新

  (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程生强/文)在本次论坛上,苏黎新分享了题为“Is Audit Behavior Contagious? Teamwork Experience and Audit Quality by Individual Auditors”的主题报告。

  谈及研究方向时,苏黎新表示现阶段她对社交网络十分感兴趣。她说,以前的论文大都是关注经济与都市层面的影响,在审计的文献中关注社交网络比较有新意,所以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苏黎新认为,大学教师实际上是一个很繁忙的职业,因此平衡好生活、学术研究与教学很重要。做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与别人的接触也可能影响到别人,对研究的热忱也可以影响学生。“即便是论文被拒绝,如果你对学术抱有热忱之情,仍然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她评价自己说,她是一个内心平和的人,能够经得起风浪,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害怕失败和挫折。

  谈到对同学们的建议,她认为脚踏实地最重要。如果选择继续深造,就要做好“这是一条辛苦的道路”的心理准备,只有脚踏实地才可能走好研究之路。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由于需要从基础的工作做起,这更要求同学们要脚踏实地。最后,苏黎新寄语同学们要把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兴趣结合起来。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