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媒体中心 张兰/文 郑宇/摄)3月26日晚,第十一期海外视窗之走进海外交流与国际学术会议在我院126教室成功举办。本期海外视窗活动邀请了我院管工14级博士明威和管工12级博士徐浩轩担任嘉宾。他们结合亲身经历,分别从学术研究体会和参与国际会议与海外交流两方面,向大家分享了经验。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嘉宾分享
明威博士参加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项目,新加坡的学习机会于他而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一次机缘巧合的见面,促成了这次出国交流学习,但这并非仅凭运气,主要还是明威在学术方面坚实的基础以及展现的才能。“展示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以及你做事的态度,这才是自荐时的重点!”“Show what you can do and do it seriously.”明威如是告诉大家。国外的学习与生活给明威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特别提到国外大学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并不看重,大学就是一个纯粹做学问的地方。他谈到,生活在素有“学在华工”美誉的我校学子应该以此为勉,继续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
“读博,还是不读博?”这对每一个在学术道路上行进的学子来说,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明威讲述了当初他决定读博的三条理由:一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论使人受益终生,二是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受人尊敬,三是永远有一扇门为你打开。他强调,所有选择都必须遵循一个前提:与你未来想要的生活一致。当谈及什么才是做研究最不可或缺的东西时,明威用两个词给出了自己做研究的感悟:一是创造力,方法易学,而创造力难求,创造力才是做研究更需要、也更难具备的技能;二是逻辑之美,学术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逻辑贯穿其中,才能开展下去。明威质朴而令人深思的分享,让在座学子深受启发。
明威博士
高大上的国际学术会议历来是学子们渴望步入的殿堂,如何才能顺利拿到国际学术会议的邀请函?曾对法国里昂高等商学院、荷兰伊拉莫斯大学进行访问,并参加了西班牙巴塞罗那IFORS2014会议的徐浩轩博士分享了自己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和感悟。他谈到在国外科研就是一项工作,要重视时间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在新的环境里入乡随俗。而外出求学最难克服的莫过于心理上的孤单寂寞,应及时调整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尽快融入国外的学习生活。他建议大家在学术上要以谦卑的姿态,主动向他人请教、学习。此外,他还介绍了申请参加国际会议的三种主要途径:一是国家层面的项目,二是学校或学院层面的项目,三是导师合作关系项目。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要想参加学术会议,徐浩轩建议至少提前半年关注;而出国交流,关键是要取得对方导师的官方邀请函。他强调获得外出交流机会必不可少的两项条件是英语技能和研究计划。最后,他向大家推荐,申请参加交流优先考虑CSC项目,不仅可以长期从师学艺,而且有充足的经费。徐浩轩幽默诙谐的分享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徐浩轩博士
两位嘉宾的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对海外交流尚存的一些困惑向他们请教,嘉宾也一一耐心解答。至此,本期海外视窗活动在大家的合影留恋中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