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网)
今年,湖北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考核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
“在调结构、转方式这个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务必认清大势,强化机遇意识,要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有一种加快行动、主动作为的责任感,形成高度共识,下更大决心,坚持快调快转、真调实转。”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全国两会上开门见山地向本报记者谈起了今年湖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日报:您在今年的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把“以改革创新调经济结构、转发展方式、促转型升级”作为政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能否介绍一下湖北今年这一工作的目标?
王国生:在新的历史阶段,最大的机遇就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抓不住这一机遇,就会面临最大的挑战。加快调整转型是当前全国的发展大势。事实上,近年来沿海一些发达省份调整转型,新的竞争已经凸显,务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湖北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缺煤、少油、乏气,环境承载力不强,同时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更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今年,湖北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考核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全年新增科技创业企业2000家以上。加快实施关键技术培育、产业化推进、产业群聚集、应用示范、创业投资引导等“五大工程”,重点打造下一代信息网络、软件及信息服务等“千亿元产业链”,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16%以上。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王国生:加大支柱产业培育力度,加快高端装备等6个重点行业调整升级,加快推进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产业化,推进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突破性发展。
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制造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变。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消费、高新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2%以上。
湖北是科教大省,要把这一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湖北将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人才队伍建设,让各类人才都有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充分发挥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转型发展的核心作用。
调结构、转方式是湖北经济行稳致远、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唯一出路。我们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实力雄厚的比较优势,加速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让创新驱动成为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的主旋律!
突破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
科技日报:去年二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去年底又出台了《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其中多项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都引起很大反响。能否谈谈湖北深化科技改革的思路?
王国生:湖北的最大优势在科教和人才,但产业衔接应用不够,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有待突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
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是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释放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要紧紧依托和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资源优势,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首要任务,针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我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建立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替代进口技术,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有效供给能力,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为湖北调结构、转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动力引擎。
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要以市场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技术路线选择、技术要素价格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和科技成果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让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快更好进入市场。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让技术创新更多地由企业来实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促进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平台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使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更多地围绕企业来转,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方面应有作用,形成良好创新环境和协同创新良好局面。要从加强宏观统筹和转变职能入手,让政府资金更多地按照市场需求配置,促进科技项目、政府资金、政策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与潜力。进一步发挥好规划、政策、评价、考核、奖励等在创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强化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创新从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等综合创新转变,促进政产学研用更紧密结合,构建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
东湖示范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科技日报: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视察时,要求湖北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习总书记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给予了热情的鼓励,湖北如何继续发挥东湖示范区的带动作用?
王国生:在东湖高新区的带动下,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对湖北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贡献份额加大,去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0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高出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4.6%,比上年提高1.3%,为历年来提高最大的一年,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6.7%。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2013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完成了全省同期83.9%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增加700家,总数突破2200家。
近几年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创新亮点不断增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武汉市的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武汉市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具有良好的科技、人才和政策优势,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要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加大力度,力争实现“两个率先”,即:在全省“建成支点”战略中率先崛起,在“走在前列”工作中率先突破。
东湖高新区将重点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切实推进产城融合四个方面,认真谋划和推进东湖示范区改革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努力将东湖示范区建设成为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享誉世界的“光谷”。
示范区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不仅应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引擎,而且要勇担国家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我们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争取在改革创新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