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箱
  • 捐赠
  • 常用资源
  • 旧版网站
  • English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管理学院举行第28期“校友进课堂”活动

  • 发布日期:2025-03-25
  •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效果,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作用,3月25日晚上,管理学院第28期“校友进课堂”在东九教学楼D109教室开展。我校05级校友王家奎博士应邀走进本科生会计2301-2302班、财务2301-2302班《管理信息系统》课堂,并以“人工智能2025-大语言模型与AIGC:现状与展望”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

课程伊始,张千帆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了本次课程的形式,隆重介绍了主讲人王家奎博士的履历,表示他将结合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业的经历,与大家分享见解和心得。这一开场白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王家奎博士首先以智能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事件与AI 发展的四个阶段作为切入点展开讲述,并对当下热门的 ChatGPT 和 DeepSeek 进行了解读,介绍了 ChatGPT 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其主要技术原理,指出了 DeepSeek 在模型性能、训练效率等方面展现的优势。此外,他还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场景的应用,涵盖了人力资源、财务、生产与运营、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紧接着,他介绍了Manus的概念以及AI智能体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并结合自身所在的企业分享了大模型在查克科技的真实落地经验以及技术路径。最后,王家奎博士针对AIGC、GAN以及扩散模型的技术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讲解。

在互动环节中,课程老师、主讲人以及课堂学生们围绕语言模型与统计学、神经网络的关系,大语言模型的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王家奎博士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他指出,在学习和运用大语言模型的过程中,一是要学会调用平台接口,并且掌握提示技巧;二是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可将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三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打补丁” 操作,比如提供医学、教育学等专业领域的训练素材,从而提升模型在这些特定领域的理解能力,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王家奎博士的分享,使正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同学们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在课程的尾声,张千帆教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并勉励同学们,身处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仅要学好用好AI 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也要继续秉持刻苦钻研的精神,勇于探索。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课程圆满结束。

“校友进课堂”作为我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发挥杰出校友以及社会精英人士对管理学院学生正面影响的重要举措,不仅彰显了我院一贯以来对校友资源的高度重视,还进一步加深了学院与校友、产业界之间的联系。该活动通过邀请校友分享他们的社会经验和行业见解,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知识,有效地将校内学术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经验相结合,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校友简介】

王家奎,高级工程师,光谷3551创业人才,华中科技大学2005级本科,美国莱斯大学博士,长期从事人工智能、3D重建、图像识别、大语言模型相关工作。主持多项AI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落地,涉及基于车载传感器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全自动路面质量评定,基于双向预训练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科技成果匹配,基于隐式曲面重建和多模态大模型的人体3D重建、体格参数测量和儿童罕见病筛查等。

学院要闻

  • 1
  • 2
  • 3
  • 4
  • 5